三色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小寒资料集 >

第848部分

小寒资料集-第848部分

小说: 小寒资料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M械亩鳎峭ü绫凼旨凹僦讣鬃匀磺擅疃饕恢碌脑硕5嗟氖种感」亟诓煌淝源笾傅母课悖匀挥昧ΑO蛐毕路讲ο摇�
连续托指称为“连托”。可以用指不离弦连续托指的方法,也可用跳弹(每弹完一音手指起来再弹)的方法,前者声音连贯,后者声音结实且有助于指力的训练。
托是筝演奏法中的基本指法,它用于单音或音阶旋律下行的演奏,在“重勾劈托”以及下行“历音”等指法中也要用到托的拨弦方法。
2.劈:演奏时大指向里拨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拨弦。劈的动作仍以大指连接手掌根部的关节为基点,略偏斜上方角度拨弦。劈是托的反向指法。它常与托交替使用或连续交替使用。在旋律中,音值较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度音依次出现时,经常采用劈托的交替指法。一般是先托后劈。它还运用在顺弦序连续上行音的拨奏中也常配合中指食指的演奏。“重勾劈托”或“母指摇”中均包含着劈的指法。
3.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抹常用于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单音或上行音阶的拨弦。“食指摇”和“三勾轮抹”指法中都包含有抹的指法。
抹单独使用时,常用大关节向斜下方拨弦。它与其它手指配合拨弦时,由于速度和手形的限制,则采用小关节(第二、三关节)弯曲略斜上方拨弦。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音色的统一和触弦的灵活。
4.挑:演奏时食指向外拨弦。食指向外拨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关节上,借助大指的辅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自已第一、第二关节的拨动,以臂带指进行拨弦。这两种方法都要求中、名、小三指呈自然放松而略有收缩的状态。
挑常用于单个音的演奏或下行音阶旋律的演奏;也常用于与大指配合或与大中二指相互配合的演奏。在些综合指法中如“历音”、“反小撮”及“反重撮”中都包含有挑的拨弦指法。
古筝的右手指法概述
一、关于扎桩:古筝的传统演奏方法,就是用右手拨弹古筝弦,演奏旋律,左手在码外弦段上以按颤揉推等手法装饰旋律的。累世相传的一首弹古筝诗,以口诀的形式记述了弹筝的技巧。
名指扎桩四指悬
勾摇剔套轻弄弦
须知左手无别法
按颤揉推自悠然
通常人们把右手指法分为单指指法和组合指法。单指指法,即用一个手指拨动琴弦的指法。这类指法有托、劈、抹、挑、勾、剔、打和摘八种。
组合指法,即用两个以上单指指法配合拨弦的方法。在组合指法中还可分为撮类指法、摇类指法和其它组合指法。
传统演奏方法要求右手拨弦的手形是“名指扎桩四指悬”,扎桩即无名指固扎在前岳山内外,跟着四指的拨弦而移动。有人比做倒垂的花朵,也有人比做鸡爪形。在演奏中一般大指与中指保持五个弦距的宽度,手掌的位置应以保持大指与中指拨弦重心的平衡,掌心在从大指弦距数起的第二、第三弦距之间,手不要过于垂直,以略偏向右侧为宜。
扎桩起着支撑的协助其他四指拨弦的作用。某些“四指悬”的拨弦指法中仍需用无名指的扎桩,以跟弦支撑用力。尤其大指的连续快速拨弦必用无名指的扎桩来支撑,才能用上劲。扎桩也不限于在前岳外进行,根据拨弦音色的需要而常常在前岳山内的弦上跟弦扎桩。随着筝演奏技巧的发展,已很少使用扎桩了。
二、右手手指的拨弦方法
右手拨弹古筝弦,以大指、食指和中指为主,无名指次之,极少用小指。在重视手指的全面训练中,要特别重视大指的拨弦训练。在古筝曲,主旋律的拨奏主要靠大指来负担。
大指拨弦用大关节。大关节指的是大指与手掌的根部边接的关节。大指用大关节拨弦容易保持斜下方的触弦角度。这种角度,发音结实、音色较好。另外,应注意保持大指与古筝弦过于垂直并略向前岳山自然倾斜的位置。
食指拨弦用小关节。指的是食指略有弯曲的第一、第二关节,以第二关节的弯曲为主。
触弦时,应避免向上扣弦的拨弦方法,并尽量使大中二指触弦的音色接过。
中指拨弦用大关节,指的是中指与掌心连接的关节。中指向里拨弦角度与大指大致相同,即斜下方的拨弦。中指与筝弦保持约45度的角度,略向前岳山自然倾斜。
无名指有时在岳山内扎桩,有时拨弹古筝弦。拨弦时,一般用小关节,不触弦时,自然放松略有抬起,注意不要碰弦。
小指在演奏中保持自然放松、略微抬起的状态。在某些长琶音中,有时用小指配合拨弦。
从低音至高音的拨弦,要有一个斜线概念。右手拨弦的位置,在高音区距前岳山为3.5公分。在低音区约7.5公分,从最低音弦的拨弦点至最高音的拨弦点划一条直线(实际是弧线),这条斜线就是右手拨弦的基本位置。由于乐曲中音色对比的需要也常变换拨弦点的位置,有时拨弦点在弦的三分之一处或接近前岳山的地方。
古筝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学习时应努力通过科学方法掌握这些技巧。合理的触弦角度是发出良好音色的必要条件;松弛而富有恰当爆发力的拨弦是学习各种技巧表现的基本环节。
古筝的左手吟按指法
1、揉弦:右手拨弦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三指)在该弦码外弦段上,做轻快而有规则地连续颤动,使声音发出悦耳的音波。
揉弦是古筝的很富有特色的一种技法。它既不同于拉弦乐器的改变弦长的揉弦,也不同于某些弹拨乐器的小幅度单指揉弦。古筝的揉弦,有它独特的手法,它通过左手一下一上均匀地揉动,使发音弦段改变着弦的张力,并使弦长有所改变,使发音弦段发生一张一弛、一短一长有规则的变化,使琴音优美、柔和而流畅。通过揉弦,加强了音乐感染力。不同的揉弦方法又适应了不同的艺术需要,有些地区的特有揉弦效果又表现出这些地区的地方风格。
古筝的揉弦幅度,一般控制在小二度至小三度之间。
古筝的揉弦种类可细分为慢揉、快揉、轻揉、重揉等。慢揉和快揉是揉弦速度上的变化;轻揉和重揉是力度上的变化。这些揉弦法也可互相结合起来而产生慢而轻的揉弦指法;快而轻的揉弦指法;慢而重的揉弦指法和快而重的揉弦指法,都需要在练习中不断体会,才能熟练掌握。
2、颤音:右手拨弦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立即在该弦的码外弦段上作十分轻微的上下颤动,使声音圆润柔美。颤音与后面要讲到的揉弦是有区别的:颤音仅有轻微起伏的揉动,音波单纯,音高变化甚微;揉弦颤动起伏大(音高相应变化也大),揉动手法丰富多采。当掌握了颤音的规律性后,在演奏乐曲时,可自由运用。
3、按音:在右手拨弦的前后,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在该弦码外按音。
按时应注意:
1)触弦动作要敏捷。要求按下去就是所要按的音高。在旋律进行中,按音的准备时间很短,就更要求按音动作必须迅速。
2)按音时用力要自然放松。运用左手和左手臂的自然力量,肌肉放松并富有弹性的动作来完成的,按音往往容易紧张和僵持,从而影响了音高、音准。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4、双按音:左手两个手指在两根弦上同时按音。一般用中、食二指按弦。
5、滑音:筝的滑音很丰富,主要有上滑音、下滑音、连线滑音、上回转滑音和下回转滑音五种。分述如下:
a。上滑音:右手拨弦后,左手进行按弦,在按弦的过程中使音产生滑动,滑到一定的高度而停止(保持音高)。
b。下滑音:左手先行按弦,按到一定程度后保持住,然后右手拨弦,随即左手抬起向上滑动,将弦松回原位或松回到一定的音高。
c。连线滑音:用加箭头的弧线把两个或几个音符象连线记号似的连接起来,表示从第一音符依次滑奏到最后一个音符。连线滑音并不特别强调某一个音,它所强调的是每个音的准确音高,准确时值和均衡音量。对连线滑音的要求是:滑而不乱,连而清晰,在音的滑动中把每个音符连贯而准确地演奏好。
d。上回转滑音:右手拨弦后,左手瞬间将本音按高大二度或小三度(有时是小二度),然后再转回本音。
e。下回转滑音:左手先行按弦,将弦音按高大二度或小三度(有时是小二度),然后右手拨弦,随即左手放回再按下,按至原按音音高。
除了以上五种滑音外,在筝上还有一些特殊的滑音,如颤音滑音,压弦特殊滑音等。
滑音的作用在增加音乐的色彩,使之生动地表达乐曲的内容,让乐曲更富于歌唱性。不同流派风格的筝使用着不同技法的各种滑音。
6、走:也称走揉,这是由揉弦派生出来的和种技法。演奏时,右手连续拨弦,左手边揉边向后岳山移动,左手在码外弦段上的动作带有一定的节奏性。
“走”一般用在先按音,然手右手不断拨弦左手边“走”边使音恢复至原散音音高的曲调上来。它独特的揉弦效果,使音色有所变化,音乐具有新奇的色彩。
走常用于不断下行的一串音符上。在河南地方风格的筝曲及河南曲剧音乐中用到它。
7、压:也称压揉,这也是揉派生出来的一种技法。在右手快速弹奏出级进的散音音阶时,左手掌边压边揉弦,使揉弦后的音高在整音与半音之间。压一般用在热烈、欢腾的乐曲中。
8、点:右手拨弦时,左手同时触弦,触弦要轻快而急速地一碰即离,如晴蜓点水一般。它的作用在于增强特色。点一般用在轻巧的乐曲中。
揉弦还常和按音结合起来使用,有按揉和揉按之分。“按揉”是先按后揉;“揉按”是先揉后按。
古筝的揉弦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些新的发展。如在一个和音或三和弦上的揉弦,可以仅揉旋律音,也可以对每个音都行揉弦。揉一个和音时,用两个手指进行;揉一个三和弦时,用三个手指进行。
古筝的左手指法概述
左手指法分为吟按指法和拨弹指法两大类,其中以吟按指法最有特色。
左手指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左手吟按指法,一类是左手拨弹指法。
左手吟按指法,是筝最富有特色的指法。古代弹筝有只用吟按指法不用左手拨弹的。在筝曲中,表现出的细腻、委婉的情趣,与左手技法的巧妙运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左手吟按指法的基本要求,左手在码子左侧弦段上润饰、美化和改变右手拨弦音的各种指法,称为左手吟按指法。使用吟按指法时,首先用左手的食中二指或食中名三指自然并拢,手指略有自然弯曲,以手指的顶端触弦,跟着右手拨弦音进行。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左手指尖触弦,中指用力较多,食指(或食名二指)用力次之。
2)左手指尖触弦部位在码子左侧16-19公分的地方,高音区弦长一些,低音区弦短一些。
3)左手手指略有自然弯曲(是在吟按指法进行时自然形成的)。手指与手背约成110度角。
4)吟按指法一般是随右手大指的拨弦音移动,偶尔也随中指按弦。某些和音或和弦音的按揉,则根据需要随食中二指按弦或每指吟揉一弦。左手随右手移动的方向,向外侧拨时,左手偏向左前方;向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