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危有攵珊Q把海
仙水岩、悬棺
“昔人骑鹤上天去,不向人间有蜕蝉;千载玉棺飞不动,空江斜月照寒烟”这是唐代诗人游仙水岩看到崖墓悬棺后留下的诗句。
仙水岩临水的高崖绝壁上垒垒洞穴里,散布着数百座距今2600多年的崖墓柞。岩洞大小不一,里面陈放古棺,有单洞单葬,单洞群葬和联洞群葬。最多洞内有10具棺木,安放着一个大家族几代人。现已清理崖墓18座,发掘棺木39具,完整人骨架16具,各种陶器、青瓷器、丝麻织品、乐器、木竹器等随葬文物200余件,有些是稀世珍品。
经考古工作者的科学发掘和鉴定,这些墓葬都是战国早期的墓葬。悬棺的主人是什么民族?又是如何放进去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绝壁墓葬?令游人惊叹不已,思索无穷。仙水岩的悬棺奇迹吸引着国内外考古工作者浓厚的兴趣,已成为中国民族学、民俗学、文物考古学的科研基地。
道袍
得罗又名道袍,这种道服的特点是:交领、宽袖,自掖下开气,内带衬摆。得罗袖宽有几种不同尺寸,目前常见的是一尺八、二尺四;但北京东岳庙老道长有云三尺六者,可以说,这种三尺六的袖宽是为大个子道人准备的。另:如果根据这个数列分析,应当还有三尺这个规制:0。6尺作为差而递进的。另外根据古画上的表示,三尺这个袖宽也是存在的。此外,得罗的袖长亦为随身或回肘。可以看出,道服的袖宽可以为。
上清芙蓉冠
冠,为贵人所用。巾为士庶人所用。在道门内,冠为正式场合所用,平日则用巾。
上清芙蓉冠,又名莲花冠,乃道冠等级最高者。惟有高功法师行科时方用。
名道士施肩吾
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九江(一说湓浦,今江西九江一带)人。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
其活动时代约当10世纪下半叶至11世纪上半叶的北宋初中期。元和十年登第,隐洪州之西山,为诗奇丽。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幼女词》和《诮山中叟》,前者写一六岁幼女,“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学别人的样子在堂前拜月乞巧),真是不知巧拙,让人又怜又爱;后者描写一山中老翁,八十多岁了还“伛偻带嗽”地“向岩前种松子”,真是老有所为、令人起敬啊!此诗描摹生动细致,虽题为讥诮,实是赞奖。另外《古别离二首》和《壮士行》等诗亦都是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动人心魄的佳作。有《西山集》十卷,今编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四百九十四)。著作有《钟吕传道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钟吕传道记》)三卷、《西山群仙会真记》五卷、《华阳真人秘诀》一卷、《三住铭》一卷和《座右铭》等。此外,《直斋书录解题》又有《真仙传道集》三卷,不著撰者,而《宋史·;艺文志》题施肩吾撰,作二卷;又传钟吕金丹道重要典籍《灵宝毕法》。
青羊宫
青羊宫灵祖殿
山门内灵祖殿,重建于光绪年间,占地四百五十平方米。殿宇为楼底式结构,各种雕刻图案,细致美观。殿宽二十七米,深十五米,高二十米。现重修葺,与山门合为一体。楼上供奉的“先天首将王天君”像,全称为“先天首将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亦称“玉枢火府天将”。相传为北宋时人,姓王名善,曾师蜀人萨守坚受符法,为林灵素再传弟子,卒后由玉皇封为“先天主将”,主管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成为道教的护法主将。
青羊宫山门
青羊宫主体建筑,规模宏大,建造奇特,富于变化。
原山建于明代,占地六百平方米,山门西侧为八字墙,长二十米、高四米。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花瓣为白色,中心为红色的琉璃荷花。右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还有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还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
现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形典雅。殿顶塑有两条游龙正戏抢灵珠,生动活脱,煞是宏丽,展示了东方文明的古老与活力。
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正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一大文物。
青羊宫玉皇殿
玉皇殿,原殿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建造,后因危楼拆除。现新殿建于1995年,楼底结构,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后供奉紫微大帝和真武大帝像。
青羊宫紫金台
紫金台居青羊宫轴线正中上方,降生台、说法台分别于左右两侧,平面布避呈三角鼎立之势,正应天上“三台星”之局。同时也形成了青羊宫整个建筑群的有力压轴。
天師宗譜(残)
第一代天师
張道陵
字漢輔,本名張陵,得道後稱張道陵,枺鼭h配國封邑(今江蘇封縣)人。道書載:為西漢留文成侯張良第九代孫,父大順封“桐柏真人”,母劉氏夢神人以蘅薇草授之,感而有娠。漢建武十年(34年)正月十五日晚生於呉之天目山,年及冠,身長九尺二吋,龐眉廣颡,目有三角,美髭髥,垂手過膝,龍踞虎步,望之儼然。七歲讀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義。又曾為太學生,通曉天文、地理、五經、諸子、讖緯圖書,從學者千餘人。天目山南三十里、西北八十里皆有講誦之堂,臨安神仙觀、余杭通仙觀即其地也。後自浙逾淮,涉河洛、入蜀山,得煉形合炁之書,辟谷少寐。永平二年(59年)以直言極諫科中之,拜江州(今重慶)令,時年26歲,因素好黃老之道,見世風日下,不久棄官歸耄в诼尻柋壁剑逕捜辏邪谆€暦磷肌=ǔ跷迥辏80年),章帝徵召不起。永元初,和帝徵為太傅,冀縣侯,三詔不就。為尋修道寶地,而遠離塵境,獨攜弟子王長游淮至鄱陽,沂信江至雲迳剑ń颀埢⑸剑逕捑盘焐竦ぃ荒暧屑t光照室;二年有五雲覆鼎,夜不假燭,彷彿有青龍白虎各一長繞丹鼎;三年丹成龍虎見,山因以名,時年六十餘歲,容貌益少,若三十許人。有神人自稱趙公明騎黑虎詣前曰:“願永護丹爐。”後訪西仙源得制命五岳檄召萬臁啊渡窕⒚匚摹酚诒隰敹矗ń颀埢⑸綎|北15里),復往嵩山石室得《三皇內文》、《皇帝九鼎丹書》及《太清丹經》。聞巴蜀沴氣為災,遂往治之。初居陽平山,感太上授以經籙之法。次登西城山,築壇墠以降五帝。再到葛璝、秦中、昌利、搿稀⒂咳⒄娑唷⒈逼健⒊砭⑶ぶT山修九真之法,得出入水火之秘及養神輕身之術,乃還鶴鳴山(一稱鹄鳴山)。漢安元年(142年)上元節,感太上授《正一盟威》之道及《太上三五都功》諸品經籙,或云《三天政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文》,又著《老子想爾注》,創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領,不喜施刑罰,以廉恥治民,符水治病。教民修心、懺悔、祈都叭←}之法,以善道教化。內與神明盟約,外行盟威之法,百姓皆奉之為師。漢安二年(143年),登青城山,治群鬼、降六魔,增至四治以應二十八宿正炁,以六十甲子生人分屬各治,定三十六靖彛В呤5兀倭狡分龋髦蒙袼局S缐鄱辏156年),游渠亭山奉太上玉冊,敕命為“六合無窮高明大帝”,繼而太上敕為第六代道之外孫,而枺P⊥秊楸Ee師,太上為度師,封道陵為天師,授三百人惟三人係代行治,張申、王升、李忠也。乃以印劍付子衡,戒之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領三五步罡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緒,非吾家宗親子孫不傳。”是日,以丹分付弟子王長、趙升,于雲台峰與夫人雍氏乘雲上升,在人間123歲,女兒文姬、文光、賢姬、芳芝皆得道上升。唐玄宗天寶七年(748年),冊贈為“太師”。禧宗中和四年(884年),封為“三天扶教大法師”。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冊贈“正一靖應真君”,理宗加封“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正一靖應顯佑真君”。元成宗加封“正一沖玄神化靜應顯佑真君”。明崇禎皇帝加贈“六合無窮高明上帝”。道教稱祖天師、泰玄上相、大拢的ёo道天尊。
第二代張衡
字臁妫懒曛L子。枺鼭h永壽二年(156年)襲教。衡少博學,耄Ь硬皇恕S写竺谔煜拢拗恋溃挥枋墙印.敃r皇帝聞其有道,欲徵為黃門侍郎,辭而不就,襲教後,居陽平山(金四川彭縣),已經籙授弟子,克彰正一之道,言約理明,聞者有感。其為人治病,請吨ǎ瑫∪诵彰f服罪之意,作書三通,其一上之天,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謂三官手書。漢光和己未年(179年)界子魯曰:“汝祖以天地為心,生臁疄槟睿敬忠孝為本。周行天下,除妖孼之為民害者,是以親遇拢龓煟⒋蠼獭K梦峤陶撸钦無以得道,非敬無以立德,非忠無以是君,非孝無以事親。汝其遵守成訓,勿替引之。“魯拜稽首曰:“祖師志願宏博,因家立教,身為法嗣,敢不祇承,用宏元化。”(見《天師世家》)受印劍迄,嗣師與妻盧氏在陽平山白日飛昇。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作制曰:“朕甚慕天師正一之教,其几是乎!今有司以嗣師位號為請,惟師嗣守道噐,遺榮冲引,尙安事名,然繼宗開緒,迹装采浦#豢刹槐硪病L刭洝凰脦熖逖萁堂畹勒婢薄
第三代張魯
字公棋,嗣師之長子。少膺祖訓,以道術教人,從者益眾。漢獻帝初平年間(190-193年),益州州牧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與別步司馬張修同擊漢中太守蘇固,遂據漢中,實行政教合一。自號“師君”,以鬼道教民。其來學者,初民鬼卒,受本道已信,號祭酒,各領部眾,多者位治頭大祭酒。皆教以招挪黄墼p,有病自首其過。又令諸祭酒設義舍於道,放置義米、義肉,行旅之人可量腹食用。若貪而食多,則鬼神始病之。犯法者,原宥三次,在行之於刑。有小過者,命其修路百步,則罪除。不置官吏長史,皆以祭酒為治,民夷便樂之,雄據巴蜀垂三十年。漢末獻帝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群下欲尊為“漢寧王”,魯力拒之。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漢中,魯遂避兵南山,左右欲悉燒寶貨偅龓欤斣唬骸氨居麣w命國家,而意未達,今之走,避銳鋒,非有惡意,寶貨偅龓欤瑖抑小!八旆獠囟ァL嫒肽相嵣跫阎S忠螋敱居猩埔猓踩宋恐I。拜魯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五子及功曹皆封為列侯,遷還中原,操子彭祖取魯女為配。一日,魯召嗣子盛,已經籙、印、劍授之曰:“龍虎山祖師玄壇在焉,其地天星照應,地氣冲凝,神人所都,單灶秘文,藏諸岩洞,汝宜往宣吾化,修煉累功。“建安二十一年(216年)羽化,葬鄴城枺5苄o,字公則,為昭儀將軍,棄官學道,白日冲舉。弟傀,字公仁,封為南郡太守,加駙馬都尉,棄官學道,白日冲舉。元成宗皇帝制曰:“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成之在人,有漢天師之緒遠矣,匪其子孫善繼善成,不怠益大,孰濟登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