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男离殇-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目光瞬间聚焦于我,我感到压力倍增,自从逃到秦国,我就在步步惊心中,远离了我曾经的诗书。我犹豫着回答:“哥,经过了折腾,我忘得差不多了,恐怕很难合格。况且,我才十六岁,去官府任职貌似还为时过早。”
六哥微笑道:“于此,你大可放心。还有一个月左右,回忆起来,应该不难。而年龄也不是问题,若是你成绩优异又年轻,你可去太学院就学,那里可是天堂。你讲见到举国难觅的鸿儒,对学问大有长进。重要的是,还有津贴。两年学成后,你十八了,去当个小吏,毫无问题。”
六哥说得天花乱坠,我不觉动心,再加上兄嫂皆在期待,我带着剩余些许疑惑回答:“此番甚好,弟将一试。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不敢保证我能达标,也不敢保证能拿到津贴甚至将来担任职务。”
六哥拍拍我肩膀说:“事在人为,你的运气也向来较佳,哥相信你。”
我又看见六哥的脸上显出几分老成,给我些许安慰和信心。我头脑空白,勉强点头答应了。
众人喜,六哥轻声说道:“哥也会想办法帮你弄到一些可靠消息的。”
我只能郑重地谢过兄嫂,准备开始应考。
那些儒学经传,我幼时通读。感觉其为艺文之末品,而时政之先务,故长成后偏爱风花雪月,略有冷落。而经过前一阵浩劫后,印象依稀。
我花了数日才回忆起几篇,将其默写出来,却不知其是否有纰漏。
终有一日,六哥拿着一本皱巴巴的书给我,告诉我:“多年战乱,晋室南迁,中原书籍所剩无几。但王丞相在大秦复兴儒学,派人收集各类经传。找得到原本的就买下来,找不到的就找能背诵的人,请他们默写。还想办法去晋朝借。丞相把搜集的经传藏于一馆,命名‘弘文馆’。这本书是哥找太子求丞相从弘文馆借的,把几部儒学经典合集一本,据说对考试大有裨益。”
我惊讶地接过书,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纸页。原来此书包含《孟子》、《尚书》、《礼记》等数本我曾耳熟能详的典籍。
六哥请我好生温习,莫要懈怠。我顿时感到责任之重大,向六哥起誓:决不辜负太子的鼎力相助和众兄弟的殷殷期盼。
六哥满意而离开,我仔细翻着此书,感觉如虎添翼。忽而发现其中一篇上划了红线,此文是《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
我对此篇记忆犹新,如今一看更是觉得朗朗上口,不觉读了数遍,仍意犹未尽。
我再翻翻后面的书页,发现还有两篇也划了红线,分别是《礼记·檀弓下》和《尚书·尧典》,此两篇我并不熟悉。但透过生动的文字,我大致领略了个中意味。前者强调苛政猛于虎,后者彰显家和万事兴。
有了此书,温习变得十分轻松,再加上兄嫂的鼓励,我仿佛看到了所谓的津贴和职位。
十一月初八,长安小雪飘落。正是考试的日子,丰盛的早餐后,六哥亲自借来太子的马车,送我赶考。
想着一家人的期望,我义不容辞地踏上赶考之路。万籁皆静,辰时三刻终赶赴考场。
组织监考的正是丞相王略和益都侯姚苌,赶考的人虽多,倒也秩序井然地排着队。
忽而有人插队,直入前排,王略和姚苌带着监考官竟集体向该考生致意。如此受见待的考生让我等都甚为惊讶。而当他回头,露出其一张年轻气盛的脸时,我们才明白,他就是四皇子苻宏。
苻宏未经过繁琐的程序,直接进入,果然不同寻常。我等皆为此威所伏。可王略拱手而称:“诸位可以看到,我大秦一向纪律严明,皇族也不徇私,所以皇子也和尔等一同参加考试。诸位应当庆幸。”
如此说来,苻宏刚才在我等心里摆出的架子倒逊色不少。我们才有了一丝平等的感觉。
队伍向前推进,逐渐贯入大厅。快到门口时,六哥忽然拉着我的手说:“相信自己,题目万变不离其宗。”我此时心中已是一片空白,只好勉强点点头,在催促声中六哥松开手,目送线断鸿飞。
进入了大厅,才发现秦国考试何等严格,私人物品统一地放入柜子里锁着。姚苌带着兵士对考生搜身。为了避免夹带,兵士甚至要求脱衣搜。
好不容易通过检查,进入考场。见眼前整齐地摆放着二十五副桌椅,据说此次共五十人参考,分两个考场。
兵士引我等各自入座。每人桌前放着一个信封。姚苌说:“试题在信封里,答题的纸马上发下。但直到巳时,外面传来锣声,方可开封答题。午时有一锣声,午时三刻的锣声是催促的,午时末考试结束!”
我的心砰砰跳动,不知接下来眼前的试题是什么。据说各个人的不尽相同。
答题纸发下了,我却丝毫没感觉,头脑在云雾间幻想。直到一阵锣声划破长空,姚苌下令开封。我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迫不及待将试题展开。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四十二节 高中 '本章字数:1928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16 20:37:03。0'
映入眼帘的竟是“苛政猛于虎”;正是选自《礼记·檀弓下》。此篇我已温习数次,烂熟于心。试题旨在分析此句,并谈论对当下形势的看法。
灵感如潮水般在我头脑中奔流,不可遏制。短暂的构思后,是如有神助的下笔。我首先赞同此句,否认苛政,推举仁政,引用“君轻民贵”等孟子名言。
然而第二步笔锋一转,写过度放纵的危害。同时提及《齐桓晋文之事》中“杀牛衅钟”的故事。旨在说明,仁政应当有其法、并有其度。
接之,我阐述孟子对“天下大同”的憧憬。此思想源于孔子,但实践发扬于孟子。孟子提“七十者衣帛食肉”为“王道之始”。又要开“庠序之教,申以孝悌之义”。最后达到的境界即为天下大同。
最后,我将视线转向秦国,提倡恩威并重,既要强大军队,实现统一,也要用恩泽让天下万民服从。才能实现天下太平。
午时三刻的锣声响起,姚苌提醒考生快完卷。而在我面前,洋洋洒洒近两千言跃然纸上。还有一刻钟,我又通读全文,检查句读、书写和文法,略加修改润色。
当终场锣声响起时,我泰然自若地将答题纸扣在桌上,等待姚苌带着兵士来收卷。我环顾四周,发现有些考生还在颤抖着手赶着写,似乎还有很多没写完。也有考生,胡须拉碴,徒自叹息怀才不遇。
收我卷时,姚苌特意问我:“九公子感觉如何?”我谦逊地说:“还算顺畅。”
考场上不宜太多言语,姚苌点点头后,马上收上答题纸。待收卷完毕,姚苌考官宣布考生退场。我夹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在大厅取回包裹。只听见耳畔议论纷纷,或喜或悲。而我不愿交头接耳,径自出门。
没想到六哥带车等在门口,一手撑伞,另一手里还提着食盒。我拘谨地说:“哥,你对我期望这么大,我都担心会不会让你失望了。”
六哥将伞凑过来,接我走去,淡淡笑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回家再说,你在车上将就着吃。”
寒雪中,六哥的胡渣都沾了数片雪花,却让我倍感温馨。我欣然谢过上车,马车疾驰回家。
到家后,众人簇拥着迎接我,六哥又去东宫还车。我嘱咐他把那本借来的书还过去。
步入客厅,大嫂和慧兰殷勤地张罗,端茶送水。八哥已迫不及待,问我考得如何。
我看到如此多人关心,微窘中,回答:“我也没底,发榜日期是七日后。到时候即见分晓。”
八哥听后倒不急了,挥手而言:“罢了,现在急也没用。静观其变吧。”
这七天也是如此漫长,拖得我不停怀疑自己在答题纸上写的内容。究竟能否通过,我心里没底。
十一月十五终于到了,六哥带我去看榜。七日的等待加剧了我的紧张,以致于在路上我双手打颤。六哥安慰我:“试卷都是密封好名字再改的,以免徇私。所以没必要害怕;哥相信你的能力。”
六哥如此一说,反而让我愈发紧张。我知道,五十个人中只有八个人会被太学录取或谋得一官半职。
榜还未张贴,观榜的人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围起来了,我们好不容易挤进去。这是一对士兵推搡着进来,扛着浆糊和一张黄纸——想必就是榜了。
我又开始呼吸加速,心提到嗓口。我期待结果赶快出来,不要再这样折磨我的心脏。六哥温暖的手握住我,让我暂时安定。
士兵倒是雷厉风行,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墙上涂好浆糊,展开皇榜,抹平贴上去。人群随之簇拥过去,士兵将人群抵开,勉强维持秩序。人们看到了榜上的文字,几声叹息和呼啸顿时发出,让我心弦一紧。
还未来得及思考,我就瞟到了我的名字,在那条红线右边,写在最下面。换言之,我排行第八刚好达标。心上的巨石瞬时挪开,我竟激动得开始咳嗽。而我还发现,第九名居然是苻宏!
六哥欣喜赞道:“秦国考试还是挺公平的,四皇子参加考试居然还未达标。现在我们可以放心回家了,不久丞相会有均旨,召你面谈,妥善安置你。”
久之我才恢复平静,笑道:“现在尘埃落定,我们都可以放心地回去了。”
我们一路小跑回家,暖阳透过云层,驱散多日的雪霏霏。当全家人知道此喜讯,个个欣喜。大嫂激动地说:“多亏了我日日祈祷,你居然如此幸运,刚好压线而过。”
我也说:“题目不难,可录取的人少,我真没想到还这么难考。不过苍天有眼,我居然中了。”
大嫂大方地令慧兰出去买菜,说今日一定要好生庆祝一番。我看到兄嫂的欢心,长期以来的忧伤荡然无存。
果然,次日有官差来府传信,说丞相王略召见。官差还说:“丞相还令贵府六公子、八公子一同前往面谈。”
八哥敏锐地感觉到机遇将至,问官差:“丞相这是要顺势提拔我们兄弟吗?”
官差笑道:“这个小的不知,不过丞相召见,是无上荣光。总之,定是好事。”
六哥和八哥相顾而笑,激动无比。大嫂也告诉我们:“见了丞相,多说说好话。本来他对我们家有所忌惮,但经过上次婚宴作对子,这次九弟高中,相信他也能刮目相看了。我们要乘胜追击。”
我们肯定地答应,便随官差而去。丞相派来的车马果然非同寻常,金丝绕车盖,黄金络马头,连车夫都衣冠楚楚。我们小心翼翼地登车,厢内更是绸缎锦簇,令人眼花缭乱。
我们都感到几分自惭形秽,刚刚坐定,马车起驾,向相府奔去。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四十三节 相府做客 '本章字数:2102 最新更新时间:2014…03…17 20:03:11。0'
一路上,三兄弟一起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向丞相汇报。我们一致认为,把功劳分给越多人越好,让大家都来沾沾光。
快到相府时,我撩起帘子一看,觉得对比九月十五丞相大婚,今日相府门前冷清不少。我问六哥这是为何,六哥不假思索回答:“也许是因为上榜的人太少,丞相一个个召见,故而没有拥挤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