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拾遗_yy论-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名。这是一种循环矛盾的痛苦。
以上的内容可以算是我的“创作目的二元论”的基本阐述。
我们的大大一般都是年轻人,他们并不缺少才气,但是缺乏考验的人生经历让他们找不到自己的才气优势。他们是一群重创意的群体,但是他们的创意经常与别人的创意发生重叠。谁服从谁都不是一个好事情。再加上前人与后来者的区别,让我们的大大在不知觉中就按照前人的足迹走了下去。如果一直走下去的话,那到也没有什么痛苦可言。不是有个词语叫做“众人皆醉”吗?
但是,怕就怕在“我独醒”。看到了类型思维,想避开,但是无论如何也避不过去,这就是一中精神上的折磨了。
尤其是小白大大们,他们基本上是从YY文学的类型作品阅读中转过来,他们对类型的感受是最深的,他们对现存的类型作品有一定的厌倦感。可是他们的创作始终脱离不了类型创作。这是因为类型的概念已经深入到他们的脑髓中了。
一个简单的场景,一段简单的对话,大大在创作的过程中总是回闪现几个相似的画面——这些画面来自一些成熟的、成功的作品之中。
思想在写作的瞬间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是痛苦的。
写出新意。是大大和小白们共同的心声。可是,这谈何容易。至少六十万字呀!谁能保证六十万字中没有俗套的场景呢?
就是简单地想一下,也会发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说了,如果不按照类型来创作的话,那么又如何写呢?
这是许多大大永远也解不开的疑惑。我们都说YY就是YY。它不受任何的限制,但实际情况是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只要它存在。
当追求创新的思维与类型思维发生了冲突之后。大大就无法忽视自身的问题了。也许,降低一点要求也是可以的——不追求绝对创新了。既然无法在整体上实现绝对的YY,那么,我们尽量避免自身的重复。所以,许多大大尝试多类型创作。实现类型创作的转换。
关于创作转换,请看下一章节:
第十章 类型创作的转换
第十章 类型创作的转换
索引:外在转换——跟风现象——内在转换——转换的意义
在YY文学创作中,大大转换类型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过,这种类型创作的转换在YY文学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两种不同的形态。
在早期,类型创作的转换基本上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许多与大大成名之作不同的类型写作大多数为大大在不自觉中的举措。如足球小说的开拓者林海听涛兄就有写作美文类作品的经历。(17K认为林海听涛是足球教父,个人认为不是很恰当,故在此没有引用此观点。)
到了后来,无数的类型从都市类中脱离出来,类型划分也越来越细致,各种类型的标准也逐渐显现。这时候,大大的类型兼创就由先前的不自觉转向自觉创作,即大大开始依照某一类型的潜规则来写具体的作品了。这一方面比较突出的当属黯然消魂了。
黯然消魂从05年至今,经历了都市、剧本、修真、重生、网游等一系列类型创作。可以说,他的高产的一半功劳应当归属类型。
黯然消魂的这种类型创作属于类型创作中的外在形式。YY小说的发展给出了类型作品的创作标准,大大则根据类型的标准生产出产品,这个类型产品不同于自己原来的类型创作。这就是外在的类型转换。
我之所以称呼其为外在的类型转换,是因为它是重生产的,而不是重创作的。
这么说起来似乎有点空洞,但提起另外一词大家可能比较熟悉——跟风。
“跟风”是一种复杂的YY现象。几乎每一位名家在早期的创作中都使用过这一方式,在成名之后又都刻意贬低这种创作。而实际上,“跟风”现象推动了类型走向成熟,推动了YY文学的发展。
我印象中“跟风”比较疯狂的有那么几次:一是《我是**师》的问世。那一次的跟风过程中,魔法彻底地在YY文学中生根发芽了;一是《飘渺之旅》的跨越。那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修真的威力;再一次,就是04年的网游大战。最近的一次跟风应该是重生类的出现和都市类中H文量的比拼。(后一点看05年比较受欢迎的几本小说就可以知道了。如《现代艳帝传奇》、《金融皇帝十二妃》、《困龙升天》等等)
有的时候,我们认为一个真正的YY人之所以区别与非YY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跟风现象的议论上。我曾经在火车上遇见一位学生,他告诉我说,他特别喜欢刺血的《狼群》。我问他,那你喜欢看游骑兵的《终生职业制》吗?他摇头说没听过。后来,我又向他提了几个类似题材的书,他都摇头作答。从他的回答,我就知道了他不是一个真正的YY读者。而我敢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来源于一点,就是YY小说的类型化在“跟风”的影响下会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其潜在规则。
所以,对于跟风,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不能认为“只要是跟风之作,都没有多少看的价值”。这样的话,我们就犯了形而上的错误了。当然,跟风的负面影响还是很明显和很直观的。说其直观,是因为:我们的小白们会在“跟风”到了极致的时候,在情感上产生一种厌倦感。
也可以这样说,“跟风”现象的出现,让我们的大大尤其是名家们开始有意识的避免类型的重复。就是说,有位很知名的大大在这个月开始写魔法类,那么其他的名家就会考虑写其他类型以避免同题材的竞争。这,也可以算是外在的因素导致了类型创作的转换。所以,我到是觉得,名家之间的相互交流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当然,对于未出名的大大来说,“跟风”更是常用的手段。一个新写手,他想写一本卖好的作品,但是他无法保证书能够卖座。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大大,就会选择一个现在很流行的类型先写着聚集人气,然后再写自己的得意之作。这种,也是外在转换的一种方式。
总而言之,外在转换,并不存在什么创意性的问题,主要就是按照模式来加工产品。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模型,就有可能写出一本卖座的作品。
一般来说,类型创作的外在转换主要是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的。就是大大自己也没有多少人思考过自己写出来的“跟风”之作有什么价值。用常说的一句话来表达就是“现在是一个消费的时代,我们只要感到我们的读者从作品中得到快感就行了”。
与外在转换相对的是类型创作的内在转换。即类型的融合与创新。
大大在开始创作的时候,大大的心中只有一个故事的影子。这个影子非常强烈,让大大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产生了创作的冲动。这个故事的影子可能是生活的碎片,也可能是内心的魔鬼,还可能是二者之间的化学反应。
既然是一个影子,那么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在写作的时候,也就没有所谓的类型。但是,捕捉影子的时候,我们就要自觉不自觉的按照一类型来套了。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发觉:那些“类型的套子”都或多或少的让影子感觉到不舒服。这时候,处理的方式有两个:一种是把影子的菱角砍掉,让影子适应类型。这就是类型作品。另一种方式是把两个或多个类型拆开、缝在一起,变成一个适应影子的新套子。
这,有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类型。
不过,这不是我们关注的,我们关注的应该是新套子的出现过程。因为,这种过程中包含了内在转换。
根据现存的类型,并运用各种类型中适应自己作品的特点类写作的情感流动。可以看成是一种内在转换。这样的作品是比较多的。如《邪神传说》,它的玄幻天空里,就包含了无数网游的元素。再比如《升龙道》,它里面具有很强的热血的味道。
当然,从《邪神传说》中,我们还看到了云天空个人的影子。这跟他长期写网游有很大的关联。这样说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比较片面的观点:一个写惯了某种类型的人,在新类型的尝试中,很难摆脱原有类型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不过它还是具备了类型的融合与创新。所以,我依然认为它属于内在转换。
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转换呢?
这是一个很功利的问题。不过,确实有存在的价值。转换,是因为文学在偷懒。有人说,文学要表现的主题早就被表达完了,我们现在只有想如何表达好主题。所以出现了写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等等等。这实际上就是转换。
对于YY文学来说,我们在短时间内无法创作新的主题的时候,我们只好用转换的方式来丰富YY文学。从而保证YY文学的延伸和发展。
如果,这可以算是转换的意义的话。本章节到此结束!
下一章:第十一章 现实中,我们的优势与弊端
第十一章 现实中,我们的优势和
索引:主创大大——骨灰级大大——优势列举——弊端分析
网络是一个平台,我们的大大借助这个平台来抒写个性的思想。但是,我们无法忽视现实对大大的影响。
在本章节里,我不想谈现实对大大创作思想的影响,我想探讨受到YY思想影响的大大在现实中与其它人相比,我们有哪些优势和弊端。
在YY文学里,我们之所以划分名家和骨灰级大大,除了表示对名家作品的肯定以外,还有对大大在现实生活中谋生手段的思考。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名家是依靠YY小说的稿酬来养活自己的(这一现象从05年以来显得特别明显);而骨灰级大大则还要依靠现实中的工作来弥补YY小说稿酬的不足。这样一说,我们就无法忽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了。
我们都知道:YY文学尤其是YY小说的字数都比较多。一部成功的YY小说的成品一般都在百万字以上(少的也不会低于60万字)。而许多大大都曾明确表示一个章节需要三到四个小时。如果是每天一个章节来写的话,那也要占据1/6天。所以,当一位大大开始写出一本成功的作品之后,不管他似乎愿意,他都会进入YY小说的主创大大的行列。
一天用1/6,两天,一周,两周……长此以往的话,我们就会看到主创大大与现实产生了一定的隔阂。熟悉的环境也会被精神的恐惧所代替。
等到主创大大感觉不妥的时候,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因为生存的需要,大大只有继续创作下去。这样说,似乎有点残酷,但现实就是现实。
所以,在现实中,主创大大基本上不参与社会竞争了。如果说来有的话,那就是纯文学的探讨。
与主创大大不同,骨灰级大大还需要现实中的工作。前面我说了,我们的大大基本上是年轻人。而这些年轻人中,又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多数。大学生在尝试写作无法取得经济效益的时候,肯定就要考虑毕业之后找工作的问题。
现在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多打着个人能力高于学历的牌子,而实际上他们也没有多少办法了解学生真正的个人能力。最后还是把基本目光盯在了学位证、英语四六级证和计算机二三级证上。至少这样,他们认为不会大的问题。这可苦了我们大多数认为有能力但是大学期间不是很关注成绩的同学(尤其是英语特别差的学生)。
在我们的大大中,还多是成绩不是很突出的人。那么,他们与其他人在岗位竞争方面究竟有哪些优势和弊端呢?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我们的优势:
一,文件处理的速度和商业思考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