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281部分

惊雷入汉-第281部分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笠环至ζ徽蟪迳敝螅巡坏兄冢趿终笸觥�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生之诱惑诚然无可抗拒,然勇者气节,坚定之心,又岂是轻易动摇?虽死无惧矣!
刘林身死也是吓得魏人一身冷汗,魏军迁怒于江水中之蜀军,下手再不容情,纷纷射杀靠近的蜀军。可怜蜀军兵将徒有一身勇武,却是葬身这茫茫江水之中。
蜀将马融恰巧被襄阳/水军所救,绝处逢生想起仍是心有余悸。襄阳/水军久在襄阳对于襄江水位变化怎会没有了解?然魏军狡猾似鬼,全面围定襄阳樊城,便开始在襄江上游蓄水造坝,这两月光景降水无数,水患滋生,襄江水势微涨让蜀军还以为是近来荆州加大水利建设的功劳,却不知魏军在上游有意的聚水控制水位。
在不引起蜀军怀疑的条件之下,缓缓增加上游水坝中的水量。足足两个月,如今果然是迷惑了蜀军,派上了用场。这水势不足以淹没襄阳城,可却足够淹没四面八方前来救援襄阳的蜀军;魏军本可以正面的和蜀军放手对战,可杜预却是用尽心机让蜀军全神贯注与应战之后,暗施辣手,一举摧毁了数万蜀军!
江水涨得快,落的也快,水势渐渐消退,已然是一天之后,满地的尸身军械,浮肿的身躯头颅在烈日暴晒之下迅速腐烂,襄阳方圆二十里内臭不可闻。襄阳城中在刘禅的组织之下,勉强救得了两千余人,加上之前跟随刘禅进入襄阳的五千御林军和六千多襄阳守军,整个襄阳城内守军不过一万两三千人,而且这些兵将的斗志都是跌到了最低谷。
杜预一举击溃了江陵,江夏,樊城,柴桑,建业乃至襄阳本部的蜀军后,也不急于攻打襄阳,而是先处理襄阳四周的尸体。想要长期作战,这些尸体必须要尽快的处理,否则一旦引起疾病其后果则是不堪设想——更何况杜预已经把襄阳当做了自己囊中之物!
搜寻尸体还有第二层的意义,便是确认蜀军的伤亡。要知道蜀汉皇帝刘禅贵为一国之君,可也是血肉之躯,如此大水可是不分人之贵贱,若然蜀主刘禅也死于大水之中,岂非妙不可言?
因此,确认死者身份也是一件麻烦事,所幸尸体只是泡了一天,根据面容衣物还好辨认。只是不少尸身都被江水卷走,沉入了真正的襄江河道之中,误差也是在所难免。除此之外,魏军调集了六千兵力,由马隆率领围住了三艘搁浅的蜀军战船。
襄阳/水师仅存的三艘战船本就是满身疮痍,被江水猛冲猛拍之下,已然无法行驶,等到江水退去,却是把这三艘战船留在了泥泞之上。三艘战船之中算上水军加上被救起的蜀汉步卒,也不过一千来人,要兵器没有兵器,要粮食没有粮食。半日激战,一日退潮,三艘战船上的蜀军已经是不堪一击,手无寸铁。
四面围定魏军使人劝降,马融率领蜀军在船上破口大骂,誓死不降。魏将马隆大怒,催促魏军攻船。这战船在地面上犹似几层高楼一般,魏军攀爬上前,蜀军船中兵器仅够三百余人使用,马融率领尚有体力冲杀的三百来人拼死抵御,船中蜀军斗志激昂,更有拆卸船上木料砸杀魏军的,甚至赤手空拳也是上前搏斗!
魏军四面围攻,不过片刻已然杀上船头!马隆金瓜开路,无数蜀军被金瓜砸的脑浆迸裂!马融引兵奋力抵御,怎奈人少势微,肚中饥肠辘辘,手中渐渐无力。眼看不敌,马融奔上瞭望台,面朝襄阳方向再三跪拜,隔空呼喊道:“臣生为汉将,死亦汉鬼,陛下切勿以微臣为念!
”言罢,马融返身投入魏军人群之中,格斗而亡……
刘禅在襄阳城头竖起自己的大旗振奋军民士气,三艘战船搁浅之地距离襄阳城不过二里光景,看的刘禅双目血红,泪流满面转身便要引军出城救援!四下蜀将见状拼死拦在刘禅面前,苦苦哀求不可,城外魏军围得好似铁桶一般,杜预已然知晓刘禅身在襄阳城中,这襄阳城兵力不可轻易损失,出城是万万不可!
“数万将士尽丧此地,距离如此之近,朕只能作壁上观么!”刘禅悲愤而哭,双拳紧握,等看到马融在楼船高处放声呼喊,再三跪拜之后孤身杀回,更是悲戚万分。城下魏军无边无际围着襄阳城,杜预在城下看着刘禅,不知在想些什么。
在山中被魏军堵住出口不得冲出的关彝在这一日之中连续冲杀数次,屡屡遭到魏军的阻截伏杀,仍是冲突不断。最后三千蜀军仅存七百余人,关彝身背数创,杀的大刀崩裂仍是冲不破魏军阻拦,无法前去支援襄阳。
另一方面文鸯,文虎兄弟二人侥幸得以生存,带着数十蜀军日夜兼程赶赴柴桑水军屯驻之处申请救兵,同时向四方通传襄阳消息,准备组织军力来救刘禅。
经此一战,傅佥,邓鸷,刘林,马融等一干蜀将不是淹死就是战死,随之一同覆没的还有六万余蜀军,可谓是刘禅出川以来最惨痛之失利!襄阳西侧城防摇摇欲坠,另外三侧城门也是被江水浸泡,城中军民士气低落,全是依靠刘禅凭借一国之君的身份与军民同吃同住,才激励起众人拼死之心。
捷报传回许昌,司马炎大喜过望,魏国臣民更是欣喜若狂。自从蜀军入侵以来,就算王基也未曾痛击蜀军,而今不过一战,杜预不仅用计歼灭了蜀军主力,更是让襄阳附近的江夏,柴桑,江陵等各地蜀军兵力被此一战耗空!蜀汉皇帝刘禅更是被困在襄阳城中,当下司马炎重赏杜预等人,更是派遣使者前往襄阳犒赏三军,激励魏军攻破襄阳拿住蜀汉皇帝刘禅!
蜀汉在荆州的兵力本就是空虚,各方援军一战尽墨,司马炎从许昌调动人马源源不绝开往襄阳,作为杜预的后援。攻破襄阳乃是重中之重,可也要提防四方蜀军前来救援。要知道襄阳城中被困的可是蜀汉皇帝,各方蜀军必然舍弃一切前往襄阳,除了增加杜预之兵力,更要保护好杜预的后方以及补给线路。
仅是如此仍然不够,当趁着这次大胜吹响魏军反攻的号角,屯驻在各地采取守势的魏军纷纷接到上风的命令,准备发兵进攻!
这是一鼓作气灭掉蜀汉的最佳契机!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兴兵伐蜀(下)
历经蜀汉占领和流民洗劫,整个豫州地区百业凋零,谯郡之内魏国大将杨骏屯兵万余却是整日闷闷不乐。谯郡之战,自己轻兵而进围着谯郡猛攻十余日损兵折将也是没能攻下这谯郡城。不仅如此,反倒是趁乱被蜀将李含带着城中的蜀人趁乱逃跑。等进入谯郡一打听才知道,这谯郡城中只有两千蜀军,消息传开让杨骏面上无光,成为了军中嘲笑的对象。

更可气的是就在自己和谯郡蜀军对峙的十几天内,原本负责剿灭乱民的胡烈,石崇,李俭等人趁机发兵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一举击溃了乱民的核心力量,从而彻底平定了为患许久的流民动乱。朝中知晓之后,胡烈等人自然是首功,而杨骏最后只捞到一个攻打谯郡的功劳,若非潘岳在朝中美言,恐怕连这点官爵都得不到。

杨骏自忖也是朝中有头有脑的人物,更何况乃是司马炎之岳父,本是自己前来捞一笔政治资本,却不想被胡烈等人当枪使闹出了笑话,这口气如何下咽?朝中的潘岳也是来信埋怨,本来这一票的功劳足以使杨骏跻身朝中权臣之列,从而让潘岳的势力更加丰满,不想却是这般的结果。

要知道司马炎登上晋公之位后朝中元老之臣不少都是请辞致仕,朝中空出的位置十分之多,潘岳虽然是辅政大臣,又是司马炎之心腹,可当初最不得意的也是潘岳,就算如今一时得势,自己的势力在朝中也不过是一根新苗罢了。杨骏乃是潘岳重点拉扯的对象,无奈杨骏素来没有什么名望,只是凭借与司马炎的亲戚关系才得以上位,这次功劳没有捞到,反倒是成了笑柄,无形之中对于潘岳一方势力的打击也是颇为严重。

正郁闷之间,恰逢朝中圣命与晋公旨意传到了谯郡,蜀主刘禅被困襄阳,魏国各线人马全力出击,豫州,徐州军团在潘岳的争取之下由杨骏负责统帅,督促胡烈,石崇,李俭等各将向寿春进发,准备反攻淮南!

杨骏心知论资历能力自己都没有督两州人马的资格,得此重任必然是潘岳在暗中使劲。王基之事过后,司马炎更加重用自己的心腹亲信与亲属外戚等人,这也是杨骏的优势所在,杨骏不会作战司马炎自然知晓,因此给杨骏如此高位,就是让杨骏安心在后方督促众将领兵。如此一来杨骏身在后方,便可坐收功劳也算是弥补前次的闪失。

旨意颁布之后,使者一脸笑意从怀中掏出了潘岳的手书一封交给杨骏道:“下官恭喜杨大人了,这是潘中书给杨大人的,轻收好。”

杨骏接过信件看罢更是心花怒放,连忙称谢道:“有劳使者大人了,在下略备薄礼还请使者大人去偏厅休息片刻,容杨某设宴款待。”

两日之后豫州三万魏军,徐州两万五千魏军,合计五万五千人马齐聚谯郡内外准备开往寿春。杨骏身披铠甲,身后武士手执节钺,胡烈等一干文武默默跟随心中各有盘算。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杨骏是个不知兵的将领,有这样的将领统兵带队任谁都是难以放心。更何况前次杨骏摆明了来抢夺功劳,却是被胡烈等人算计,说杨骏不会报复,任谁也是不会相信。

“战况紧迫,诸位将军有什么进军之法,可以提出。”杨骏看了看胡烈等人,心中谨记潘岳的教导,这一仗事关东南的反攻大计,胡烈等人身经百战,用兵之道还是依照这些将领的意思,最后只要是胜利了功劳便是自己的,实在用不着在这个节骨眼上扯一些私人恩怨。心中有气,可杨骏也知道前程和功劳是主要的,这个仇不急于一时。

胡烈想了想道:“此时想必寿春人马已经进兵淮南,末将以为当兵分两路,一路火速往淮南战线支援,一路前往寿春暂作休息以为后备。”

杨骏点头道:“胡烈将军所言深和我心,我自引一军前往寿春,不知哪位将军愿往前线?”

胡烈抱拳道:“末将料寿春人马不足两万,淮南蜀军五万有余,前往淮南之军当占大半,否则不足以应付蜀人。”

“哦?”杨骏闻言眉头一皱,前方形势如此悬殊,自己去寿春看起来也不是十分安全。要知道蜀军占据庐江,魏军前线乃是寿春,蜀军兵力五万有余,寿春魏军不足两万,这等悬殊兵力之下寿春如何敢去?

胡烈见状道:“前方战事暂时不知如何,依末将之见,末将与石崇,李俭二位将军各引一支人马前往淮南相机而动,将军可在谯郡置办粮草,待寿春形势平稳之后,将军可督促钱粮前往寿春屯驻即可。”

李俭在一旁闻言微微皱眉,刚要言语却是被石崇拦住。杨骏没有注意这些举动,心中微微盘算,还是觉得胡烈提出的办法可行。自己在谯郡督办粮草不仅有油水捞,更可远离前方战场,这倒是万全之策。

谯郡魏军发兵两淮暂且不提,淮上魏军早已和蜀军打成一片。整个江南蜀军大半都是前往襄阳救援刘禅,淮上蜀军仅存一万五千余人,兵力与魏军正是相当,可要防守的地界却是大了许多。

魏将胡广引兵六千杀奔庐江,庐江乃是淮南重镇,蜀军守军不过四千人罢了。沿途各个郡县眼睁睁看着胡广带着六千魏军狂奔而过都是不敢出城拦截,这些魏军不来攻打自己就是拜佛烧香了,可攻打庐江也未必是好事儿。

庐江之地乃是淮南中心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