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255部分

惊雷入汉-第255部分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立闻言只好退到一旁,另一名大臣何攀道:“太子所言立学之事,不知陛下如何考量?”

刘禅点头道:“对于百姓流动甚大之州郡,此法可行。州郡乡村皆可用此方法,不过尚须考量人数,不可耽误生产种植。”

何攀略一思索道:“陛下所言甚是,由朝廷兴学免费授学于百姓,借此使百姓可以在环境恶劣的州郡扎根生活,此举甚秒。微臣觉得不仅是传授学问,其他方面也可有所调整,借此使得州郡人口充盈,减少流民。”

蜀汉在刘禅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不过流民逃避户籍一事仍有存在。不仅仅是因为生活好坏的问题,逃的了一人,家中就少缴纳一份赋税,少担负一份徭役。无论家中是否殷实,人之本性如此,能少则少,能免则免。对此状况刘禅曾经颁布不少的政令,太子刘谌更是在刘禅的启发之下,提出了用国家办学免费传授学业的方法,来吸引流民定居在一些人口稀少,或是环境恶劣的州郡乡县。这个时代并非是有钱就可以读书,蜀汉相较于魏国已经是一个商业极为发达的国家。而商业处处离不开学问,百姓富裕之后道德品质,行为规范都是需要仁义礼仪来作为约束。国家自然有法度,可人心中树立道德标杆才是解决问题,提高国民素质之重要一环。

鼓励百姓去做学问是好事情,可是不可做的过火。天下没有统一,蜀汉和曹魏的交战是长期的拉锯,若是举国从文,那么谁去打仗?鼓励大家从军也是好事,但也难以由国家牵头。人人都想从军博得一个功名富贵,然而大家都去打仗,谁来治理国家,谁来耕田种地?鼓励百姓务农是一件大好事,于国于民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然而蜀汉的商业越来越发达,凭借交易买卖就可以来个衣钵满满,比起务农,谁不想在这买卖之间获得利益呢?朝廷做的不是偏袒任何一方,更不是需要一个满是商人的国家。各项政策带来的副作用需要平衡,国家的发展与职能也需要仔细的规划。这一切远在建业的刘禅都是亲力亲为,因此军旅之中的刘禅操劳更甚宫中。

太子刘谌能走出这一步,提出让刘禅近乎满意的方案,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太子开了窍,刘禅的权力便可以放的更宽一些,减少肩头的重担,专心应付魏国,筹划统一中原的大业!

“吴郡魏军渡江北去,必然是李特,唐咨在谯郡起了作用,接下来陛下有何打算?”何攀也是刘禅近来十分倚重的大臣,见川中内部事宜暂且有了一个结论,于是把话题一抛谈起了眼前的战事。说是询问刘禅,不如说是问在场的蜀汉群臣。

刘禅果然道:“众位卿家以为接下来应该如何是好啊?”一个人的智力和精力终究有限,刘禅早已习惯了广开言路,广纳良言。

文立道:“魏军调集精锐回归中原,谯郡人马恐怕不是对手,若要下手,便在此时,迟了恐怕时机不再。”

文虎思忖一番道:“谯郡之事尚有缓和余地,眼下魏军坚守不出,我军若是继续围困建业,恐怕军力疲敝,此事往陛下重视。”相对于谯郡的事情,文虎更关心的是眼下的战事,谯郡就算失败,也只是损失一支偏师,而建业若是有什么差池,遭殃的可是蜀汉的皇帝。

孰轻孰重群臣皆是分的清楚,只是王基手中兵力充足,又不急于出城攻击蜀军,采取拖字诀到现在也是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蜀军的锐气早无,体力和精力也是一天天消耗着,而魏军方面守了三个月对方都没有攻城,这样的守城是在是无比的轻松。与其说是身处战争之中,倒不如说是接着战争养精蓄锐。时间拖得越久,对于魏军越是有利,时间拖得越长,双方士气和体力精神状况的差距便是越来越大。王基在等,等一个一战定胜负的时机;蜀军在等,可眼下却是没有什么资本继续围困了。无论是谁,都不敢用疲惫不堪的军士去和王基的虎狼之师硬碰硬!

因为从淮南之战起,王基的对手不是死就是败!

“宗老有何看法?”刘禅点了点头,自己也清楚这么对峙下去蜀军的优势早已荡然无存,继续延续之前的策略只会让大军崩盘。这个时候宗预的意见便显得十分重要,在场众人不乏智谋之士,可说起老谋胜算,唯有宗预!宗预身居三公之列,如今却是引兵在第一线,深受军中爱戴。就算是刘禅也是称之为“宗老”而不呼其名。

宗预闻言道:“陛下所设之局,至此已经完成大半,眼下棘手者乃是建业城中魏军主力分毫未伤,若是依照原计划行事,必然难以成算。只是此时退兵,恐怕也会落入王基算计之中啊。”

“宗老是说王基也在等待这一刻?”刘禅心中一动问道。

宗预点头道:“一月之前我军锐气已然无存,而城中魏人士气日渐嚣张跋扈,此乃王基有意骄纵之故,其目的不外乎一战分出胜负重创我军。陛下若是久在此地,王基必然择日来袭,陛下若是此时退兵,正是给了魏军出兵的大好时机。眼下交手,老臣自忖我军胜算不高。”

群臣听到这里皆是点头称赞,宗预不愧是先帝旧臣,思虑之深远人所未及。王基在城中自然看得到蜀军的状况,然而依旧能耐得住性子最大的可能就是等待蜀军自己退去。无论蜀军如何防范,魏军养精蓄锐这么久,出城一战必然是雷霆一击。一旦退兵号令发出,依照蜀军现在的气势,恐怕没有人会拼死作战,这正是王基的目的所在。

拖下去,早晚败于王基之手,抽身而退,又难以避开这要命的一击,这让人如何是好?




第一百五十二章 论策(下)
“报!吴郡有书信传来!”一名兵卒拿着一封书信递给了王基,态度甚是恭敬,王基在军中仿似一尊天神般。

“吴郡人马抽调近半,看来是无力过来帮助我等退敌了。”王基看罢书信悠悠的道。

“将军,儿郎们早已准备就绪,何须借助外力呢?”大将曾冲在一旁不解的道。

“蜀军看似一体,实则四分。蜀主刘禅是一军,诸葛瞻是一军,罗宪是一军,宗预是一军,这四路人马可不会奔往同一处。”王基似有所指的说道。

曾冲等魏将思索片刻道:“将军是说蜀军若是退去,必然是兵分四路而退?”

王基哈哈一笑道:“江南之地一番攻守,我军只占这建业和吴郡,其余州郡数月未有战事,如今想必都已安宁。蜀军就算不围建业,也需要分兵把守各地困住我等,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来加强控制江南之地。”

“哦?那我等岂非更该立即出战?不让蜀军遂愿!”曾冲闻言“霍”的一声,已然起身。

“哈哈哈哈!”王基见状忍不住发笑,心中却是万般的无奈,论起治军作战,曾冲等一干将领皆是一等好手,可提及兵法韬略,在场之人竟然无人可以达到唐彬的高度。想起唐彬,王基心中一阵失落,南征北战数十年,唐彬在固若金汤的建业城中被杀,直到现在也是自己不愿意相信的事情。

唐彬素来忠心,跑去吴国皇宫做什么呢?王基百思不得其解,口中犹自道:“蜀人着眼于江南部署,因此拼着大军力疲,也要围困建业。可老夫着眼却非这区区江南之地,你们可知为何?”言罢,王基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希望从中可以找到一二了解自己意图的将领。当几近失望之时,却见傅袛在一旁不以为意,仿似一切都是了然于胸的样子,王基忍不住心下暗奇。

“傅大人知兵么?”王基若无其事的问道。

傅袛这段日子在建业城中所见所闻,这王基虽然有功高震主之嫌,可若非王基得人心如此,又怎会使这两淮和江南之地固若金汤一般,成为曹魏不败之地!无论是城中百姓商贾还是江南门阀世家,对于王基的各项安排举措均是称赞有加。这老者虽然是武职,但也深谙为政之道,傅袛自忖就算是自己,也难以向王基做事这般滴水不漏。

每每想起违心上奏许昌之事,傅袛心中始终是不安,加上近日流言蜚语不断,傅袛更是辗侧难眠。见王基看着自己,傅袛心中一动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下并不知兵,只是晋公曾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王公高瞻远瞩非是下官可以胡乱揣测。”

傅袛一番话似是而非,魏将曾冲闻言一怔,旋即明白过来道:“王公之意是避重就轻,着眼大局,莫非晋公已然发动?!”

王基微微点头,心道这傅袛虽然是太子身旁煽风点火的红人,可对于战略考量却是别有一番见解。见曾冲开了窍,王基颇有几分欣慰道:“姜伯约蜀汉名将,纵是晋公恐怕也难以取胜,我曾上书请杜武库南下,唯有此人才可威胁到蜀军。”

“前些时日收到消息,杜元凯一到宛城便击杀了蜀中大将庞宏,一举震慑宛城后便按兵不动,此子真是如此可靠么?”傅袛这个时候倒是带有几分不信的道。

王基洒然笑道:“傅大人在朝中品人论事也是这般姿态么?”

“这……”傅袛闻言脸色一沉,却是有着几分尴尬。自己已经有意摆脱朝中那种论调,可在这里说出来,仍是给人一种厌烦的感觉。杜预在北方的表现其实毋庸置疑,只是习惯了这种调调纵是刻意改变,却难以一时完全的转变。

“杜元凯在宛城按兵不动,必然有所图谋。老夫在这里牵制大半蜀军,荆州兵力薄弱,杜元凯需要对付的不过是新野的蜀军罢了,只要时间充足,时局无变,蜀军退守不过是早晚之事。”王基略带厌恶的眼光扫了傅袛一眼缓缓说道,心中对于当朝这种不理功绩张口便是质疑的风气感到作呕。

不仅王基如此,在场的魏将都是把心情写在脸上,闹得傅袛好不尴尬,心中暗暗叫苦。自己在朝中高谈阔论惯了,久而久之心中虽然知晓杜预此人可靠,可嘴里仍旧是少不了的质疑和敲打。其实自己的本意也非如此,只是朝中大环境如此,人人皆是一样,若你不跟风效仿便被踢出这个圈子。而这个圈子,便是自己这般文臣赖以生存的环境啊。

“王老将军之意在下猜的几分,眼下形势我等在城中养精蓄锐,而蜀人逐渐疲惫,以逸待劳此乃其一;蜀汉主力尽在江南,我军避而不战牵制蜀人难以动弹,荆州西川必然空虚,此乃其二;蜀军早晚退却,无论是引后方起火,还是自行退兵,我等皆可趁机出战,一举克敌,此乃其三。有此三个理由,王老将军才按兵不动,静待战机。”傅袛不爽被人小瞧,王基的布置自己早已看在眼里,此时滔滔不绝讲出,倒是听得在场魏将目瞪口呆,顿时震慑全场!

“傅大人还说不知兵,老夫这点布置想必傅大人早就看在眼里,眼下两国交战,胜负未知,傅大人有此韬略,何须隐藏呢?老夫这里可不是那朝堂之上,只要有才能,便有位置。”王基意味深长的看着傅袛,一脸得意。

傅袛苦笑道:“老将军激将之法果然巧妙,下官受教了。”之前王基有意试探自己,藐视自己,引起这屋中将领反感自己,为的不过是让自己坦言。这般心计运用于无形之中,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了对于傅袛和在场众人的了解与反应判断,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傅袛至此也知这建业城中,说起大略布局恐怕只有自己与王基在一个层次,余者虽然勇猛但终非帅才。

“最近外面风言风语,提及朝中大臣多有怀疑……这般谣言会否影响到……”曾冲略带犹豫的说道,说的便是朝中大臣怀疑王基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