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惊雷入汉 >

第17部分

惊雷入汉-第17部分

小说: 惊雷入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性ブ菥�
项县位于汝南境内,由项县往东,便进入了寿春地界。因此司马昭下令王基的豫州军团在项县修筑防御工事,顺便等待其他各州人马汇集。
王基坚决反对道:“我以向大将军多次言明,此番讨贼,利在争先,为何仍是命我固守?”
使者知晓王基虽老,可深得大将军信任,恭敬答道:“大将军说豫州军少,贼军近二十万,怕老将军孤军深入。”
“贼众不过三五处人马汇集,形势所迫,真正为诸葛诞卖命者才有几人?我豫州军团人马虽少,足以破贼。”
“大将军之意是请老将军在此建立防御工事,陛下及皇太后亲征便安顿于此,此乃重任,大将军切不可违啊。”使者依然是苦劝。
王基略一沉吟道:“你回去替我转达大将军,贼军乌合之众仓促而成,实不足惧。今陛下亲自征讨,顺天应民,此乃必胜之师。当求速战,挫敌骄横,败其军心。敌心动摇,我军顺势而取,则大事可定。”
使者拧不过王基,只能应允,告辞而去。
安东将军陈骞道:“诸葛诞陈兵自守,坐待吴人,可见贼众军心不齐。若是一战破之,彼军心乱,早晚必生祸患。”
王基道:“淮南之众虽是众军聚合,诸葛诞治军严整,假以时日必成大患。是以要先破其锋锐,令其众军胆寒。我再修书一封,陈述利害。”
王基,陈骞看法相同,认为诸葛诞的淮南军人数众多龙蛇混杂,并且时间太短,即便统合,一时间难以凝聚,战斗力参差不齐。只要先给予淮南军迎头痛击,造成心理阴影,便可以使淮南军逐步分裂。所以这第一战,必然要大获全胜。
蒋班带着族中大将蒋昭,以及领军副将杨虎,陈奇等人指挥五万人马,开往项县。陈奇趁机问道:“王基宿有能战之名,将军何以只求五万人马,不求主公增兵?”
蒋班目视远方,闻言答道:“司马昭请天子,皇太后亲征,占着大义出兵,其实隐患众多。天下大义若真再司马昭一边,何须请天子亲征?”
陈奇试问道:“将军的意思是?”
“司马昭知此战旷日持久,恐后方生变,所以带着天子。许昌军必然经汝南入淮,豫州军既屯项县裹足不前,想来便是天子落脚之处。”蒋班不慌不忙,缓缓解释道。
杨虎在旁道:“如此更应该多带人马,以求必胜。”
“你以为我胜不了此役么?”蒋班问道。
杨虎连忙分辨道:“非是如此,只是下官不知将军用意何在。”
“各州督军,唯有王基足智多谋,胆识过人。以王基之能,不难知晓我军利弊所在。若提大军前来,王基固守项县,一时难拔。迁延日久各州军马齐聚,我等必是无功而返。如今不过五万之众,兵力相等,此举方可引王伯舆主动出击。此战我军若胜,某当自提人马驻守险要抵挡司马昭,主公可趁机横扫徐豫之地;若我军败,各路人马难免人心动摇,易为敌攻心之计所趁,只有回城死守而已。”蒋班徐徐道来,众将却是听得明白。
“所以此战必胜,方能打开战局,也借此战凝聚我军士气。”言及此处,蒋班目透寒光。
项县城内,数万魏军衣甲鲜明,旌旗飘扬。王基,陈骞站在城楼上鼓舞众军士气,做出征的最后动员。今晨得到探马来报,诸葛诞命蒋班为主帅,带步骑五万余人杀奔项城。这一下可乐坏了王基,陈骞二人。司马昭的意思仍然是让二人固守项县,二人尚欲违命,准备主动出击。蒋班大军逼近,正是给了二人出兵的借口,于是一面使人飞报司马昭,一面派人联系各州军马。片刻之后,大军缓缓出城,往东迎击蒋班。
司马昭统领许昌军马护着魏帝曹髦以及皇太后,心中暗自冷笑。曹髦小儿未经自己允许便下诏褒奖庞会等众人,又屡屡下令奖励士卒,这收买人心之举未免有些过了。若非如此,自己也不必冒着风险带天子出征。前锋王基才智兼备,前次母丘俭叛乱,王基违抗上命,力排众议,独自做主一举平定淮南。其卓越的观察力和军事能力以及强硬的性格几年来使丝毫未变。
现在又提议主动出击,自己也知是获胜之机,可毕竟豫州军团只有五万人。诸葛诞也是宿将,战略或许不如王基,可胜在兵力优势。王基为国家柱石之臣,年岁以高,不可有任何闪失。想到这里,命人传令各军加速开往寿春。又命豫州一带的游军日夜兼程赶赴项县听从王基节制。
寿春城中待蒋班人马走后不久,城门再开,步骑鱼贯而出,分往各路而行。张朔仍在家中养伤,墙上却是挂着地图。地图上墨笔圈着几个地点,其中之一,便是项县。




第十章 摧锋之战(下)
豫州军马离开项县已有半日,探马频频探得敌情回报,蒋班的淮南军在我军出城之后,行军速度骤降。依照两军目前的速度,相遇当在今夜。王基,陈骞闻言顿感蹊跷。
“蒋子方似乎有意与我军夜战?”陈骞问道。
王基看了看地图冷哼一声:“尚未交战,先被这小辈摆了一道,只带五万人来,吃定老朽了么?”
“将军何必动怒,对方如此动作显然是精于夜战,是战是退,还请将军定夺。”陈骞劝道。
王基盯着地图来回走了几圈,一摆手拿着地图的两名士卒将地图合上退了下去。
“鼠辈欲夜战一举击溃老朽,老朽也正想借此战除贼!”当下王基传令各军准备夜战。
是夜,乌云掩月,更显阴沉。魏营灯火通明,营楼之上士卒往来巡逻不休。众军皆合甲而睡,以防敌人夜袭。中军帐中王基,陈骞等几名主将尚在议论敌军将如何来攻。时至夜半,探马轮番侦查,却无丝毫敌军动静。淮南军日落时分便在十五里外屯扎,没有任何出战的迹象。
大将徐渊道:“贼军莫不是虚张声势,并无夜战之意?”
陈骞摇头道:“朝廷各州人马数日即到,贼众既然要战,岂会拖延时日。”
徐渊道:“若如此,贼军为何不出?”
王基沉声道:“贼众必有所图,勿令军士放松警惕,鸡鸣前后当有动静。”
子夜,鸡鸣,日落皆是当时人们用来计算时间的刻度。子夜便是子时,所指的范围大概在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之间。鸡鸣是十二个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即是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日落又名日入,傍晚,大概是十七点到十九点之间。
陈骞道:“听闻当年蒋班在淮间追斩吴将,便是夜间,想来自有夜战之妙。既然他不来攻,不若我等去攻。”
另一名大将程雄表示赞同道:“某愿引本部人马前去哨探!”其余众将亦是赞同。
王基双眉紧锁,反复观看地图道:“此地虽然平坦宽阔,适合屯营,但并非要地。以此前推二十里处,为四方贯通之路,方为要冲。”言罢,手指一处,却是在淮南军大营后方数里之后。
众将闻言凝神细看,徐渊道:“我军已然竭力进军,只是贼军早到一步。”
当王基带大军来到此地时,淮南军已在十五里外筑营,若是继续推进,便是攻坚之战。王基等人见蒋班有意根据豫州军团的行动,调整行军速度。知是敌军意在夜战,若是依照原来速度进军,二支人马早就碰上了。因此王基传令众军安营,轮班警戒,做夜战的准备。
按照众将的推断,双方军力相等,营寨虽是仓促而建,毕竟也是防御工事。只要保持警戒,就算对方擅长夜战,也别想占得便宜。敌军久攻不下,士气衰竭之时,便是大军反扑之际。此番豫州军中有骑军五千人,做为夜战反击的主要力量。
陈骞略有所思道:“将军之意是恐贼众由此处绕行夹击我军?”伸手指在地图一处,却是淮水的一支分流。
“夹击确有可能,老朽更担心贼众借此处奔袭项县。”王基答道。
项县只有不足千人的老弱之军,负责构筑工事,战斗力微弱。更要命的是天子大军的目的地就是项县,若是项县被破,天子大军必然受惊。而王基等一行人,虽然在附近山林小路都设置了斥候以及伏路之军,唯独忽略了此条水路。一是因为精力都集中在夜战方面,二是因为水路离此处颇远。众将正在商议,帐外探马来报,淮南军营门大开,杀奔过来。众将闻言,纷纷请战。
王基依然盯着地图道:“程雄何在?”
程雄抱拳道:“末将在!”
“你带本部人马,立即赶赴此处,严查河流两岸,广派斥候,另使人寻当地百姓询问可曾见过贼众经过。一消息速速来报。”
“末将遵命!”程雄领命去了。
“王贲,王敬何在?”王基继续点将道。
“末将在!”两员小将应声而答。
“分你们二人一千骑兵,二千步卒,火速往项县支援,若遇敌军可使人速报。若无敌众,步卒留守,骑军回援。务必保全项县!”
“末将领命!”两员小将得到指派,兴奋答道。
二人正欲出营,身后王基道:“项县乃大军存亡之根本,你们二人谨慎从事,休要堕了王家威名。”
两员小将皆是王基族中子弟,骁勇善战,是以跟随军旅出征。见王基嘱咐,连忙正色称是。
“贼众既来,各军按部就班,依照计划行事,擅自出战者斩!”王基冷眼扫过在场众人,说得斩钉截铁。
魏营之外,淮南军大将陈奇挺枪跃马,耀武扬威。身后数千锐卒阵型严整,一片萧杀之气。往远处望去,无数火把于山林之中,显然是淮南大军驻扎之地。
王基在陈骞,徐渊等将领簇拥之下来到营楼之上。回首问道:“可知此是哪部士卒?”陈骞仔细看后答道,应是淮南驻军。诸葛诞的淮南军由本部,庐江,两淮,军屯五部组成。观其军容,绝非是军屯所出,诸葛诞本部又不足万人。显然来军原属庐江,淮南,淮北三部之一。
众将未解其意,陈骞已然明了道:“蒋子方早有打算,所用之军深知水路,多闻地理,又知我军根底,如此倒是小觑他了。”
众将各有领悟,尚待进言,营外陈奇见王基立于营楼上,于是催动坐下骏马上前数步叫阵道:“王伯舆可有胆与我一战?”
王基已然年近七旬,陈奇却是三十余岁正值壮年,如今竟然叫阵王基单挑,明摆着欺负王基年迈。
“若是不敢,休要在此逞能,可速速退回豫州。否则待我攻破营寨,取汝首级!”陈奇骂阵自有一套,仗着脸上皮厚,一个劲儿的叫骂不停。
早恼了徐渊,暴跳如雷道:“此子实是可恶,某去斩之!”
陈骞劝道:“将军严令固守,子明稍安勿躁。”
王基冷笑道:“贼众若是早有打算,这数千人莫不是诱敌?”
陈奇见王基等并无动静,也不气馁,回马进入阵中,命手下军卒大声喝骂。阵中自有嗓门特大,能说会骂的军卒出列,对着魏军营寨开始谩骂。主将尚且不要脸皮,这士卒更是无所顾忌敞开了骂。魏营军将听得气恼,恨不得杀将出去,可碍于军令,只好忍气吞声,装聋作哑。
陈骞看着远处无数火把道:“程雄,王贲尚无消息传回,此时出击非是良时。”
徐渊道:“敌暗我明,某愿请一军出营,探其虚实。”
王基沉吟一会儿道:“子明你带五千步卒,正面冲击此贼,试其虚实即为功劳一件,切记不可追击。”
徐渊大喜接令而去。
“元休,文彬,你二人各领两千步卒伏于营门处,伺机助子明一臂之力。”王基接着又点派了两员将领。
王冲字元休,也是王氏一族的将领,从戎二十年,机敏善战,是王基的老班底。曾烈字文彬,久镇豫州,勇猛无双,深得军心。
陈奇正在指挥军士叫骂,心中暗气这王基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